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3-05-25 09:37
□通訊員 孔令乾
今年以來,成武縣公安局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切實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民本思想、恪守為民初心,立足轄區實際、工作實際,從點滴警務入手,努力提高服務保障民生能力水平,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
做實“小事情”惠民生,
提升群眾幸福感
打造便民窗口,整合戶政、出入境、治安、違法處理等單位全部進駐,采取“人工+智能”的服務模式,配置戶政、出入境、車駕管自助服務設備,打造24小時“智慧無人警局”,為轄區群眾提供全時空、全方位無縫隙便利服務。同時,在公安專窗設置3個全科窗口、4個??拼翱?,按照“通窗快辦、專窗精辦”的原則,以通辦窗口為主,統一受理多警種89項高頻事項,讓群眾可以在地方一站式辦理相關業務,有效減輕群眾負擔。
緊緊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政務”服務優勢,依托山東政務服務系統、交管12123、成武微戶政等服務平臺,實現戶政、車駕管、禁毒等69項簡易高頻事項的“全程網辦”。鼓勵群眾通過平臺進行網上咨詢、預約和業務辦理,堅持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確保線下辦理時材料一次性準備齊全、申請事項一次辦結,最大限度讓群眾在第一時間得到高效、便捷服務,有效減輕群眾負擔。
以戶籍、社區民警為主要力量開展特殊群體上門送服務機制,最大限度讓群眾少跑腿,打通“窗口服務只跑一次”的最后一公里。5月15日14時,黨集派出所戶籍民警宋圓圓背著警務背包來到晚霞紅光醫養院黨集分院,實地走訪了解入住人員是否有辦理身份證需求及戶口疑難愁盼問題,并將提前制作好的登記表格送到負責人手中。通過“派出所+醫養院”的服務模式,極大方便了入住老人的辦事需求,更好地為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提供便利,讓老人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多破“小案件”保民安,
提升群眾安全感
創新打擊機制。堅持“小案不小辦”原則,持續加大對民生小案的投入,建立現場必勘、每案必研、合成偵查三種工作機制,確保案發現場信息全要素提取,加大同類型案件梳理串并力度,大小案件多警種同步,為案件偵查提供線索支持、信息支撐和人力支援。4月28日,汶上集鎮安濟河大堤上灌溉農田的大型抽水電機被盜。案發后,刑警大隊反盜搶中隊聯合汶上集派出所迅速展開偵查。因案發地點位于河堤,周邊方圓幾公里均為耕地和涵洞,小路更是四通八達,無監控覆蓋,給辦案增加極大的難度。辦案民警克服種種困難,在外圍調取大量監控錄像仍無所獲后,將監控范圍大膽外擴,終于找到嫌疑人在盜竊次日去縣城賣電機的軌跡。民警繼續追擊發現電機蹤跡,并鎖定嫌疑人。在追蹤到嫌疑人的家庭住址后,民警將其一舉拿下,并于5月10日找回被盜電機。
對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盜搶騙”“黃賭毒”及電信網絡詐騙等案件保持高壓態勢,成為警方采取專項攻堅、打防結合等方式,全力提升打擊治理效能。5月15日上午,茍村集派出所接群眾報案:自己停放在家門口的轎車內有翻動痕跡,車內物品和現金被盜。民警接報后,迅速對案發現場和周邊監控進行分析研判。兩個小時后,民警迅速鎖定嫌疑人李某、蘇某、王某等6人,并將該6人在成武某臺球廳抓獲,查獲被盜物品一宗。
強化追贓挽損。堅持“破案必追贓、追贓必返還”原則,將追贓挽損做在破案前,綜合運用法律教育感化手段和查扣封、收繳等措施,確保最大限度追贓挽損。
消除“小隱患”排民憂,
提升群眾滿意度
聚焦公共安全,緊盯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酒店、旅館、加油站、老舊住宅小區、群租房等重點部位,定期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可以當場整改的責令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責令限期整改,并對隱患部位的整改情況及時跟進,對整改措施的落實及成效做好“回頭看”,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5月以來,共檢查場所120余家,發現并整改隱患10余處。
聚焦交通安全,科學部署警力,動態調整勤務,加大對路面管控和視頻監巡力度,織牢織密道路交通治理網絡。嚴查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形成嚴打嚴處高壓態勢,全力壓降交通事故高發勢頭。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理念,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底板意識、紅線意識,全面排查安全隱患,敦促責任企業拿出有效措施力行力改,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以標本兼治的實際成效,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